一个多月后,当许多人回望如水般流逝的2015年时,想必脑海中一只猴子的记忆挥之不去--孙猴子!
先是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上映62天劲收9.56亿元票房,成为大陆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电影里的孙猴子不仅风靡全国,也随着影片在国外放映而"惊艳四方"。然后是某综艺节目真人秀中的5岁混血娃刘诺一,以"萌白甜"特质"圈粉"无数。因他在节目中动辄提《西游记》典故,被誉为"《西游记》十级学者"。其偶像也正是那只古灵精怪的孙猴子。
齐天大圣打败了哆啦a梦"伴孩子们同行",妈妈是法国人的诺一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网友赠封号),这"反转的剧情"让一向崇尚西方文化教育的奶爸奶妈们不淡定了:咋?咱老祖宗的东西还能这么好看?!用"中国味儿"熏陶出来的孩子也能懂分享有责任、肯担当?
"儿童启蒙的'中国味道'pk'洋餐',欠缺的只是火候和功夫。只要用心做了,咱'本地佳肴'更能抓住孩子们的心。"一位网友说。
洋童书里成长起来的中国娃
眼下,奶爸奶妈尤其是高知爸妈们在对孩子的启蒙和教育上更青睐"洋货"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事实有强大的数据支撑。以发展迅猛的童书市场为例,在国内最大的网络童书销售商当当网上,2014年度畅销童书排行榜前20名中16本是图画书,其中只有2本是国内原创,其余全为引进版。
而与童书密切相关的动画片市场,迪斯尼、皮克斯以及宫崎骏系列等动画电影,无论是在电影票房上,还是音像市场上,都比国产动画片口碑好很多。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5岁男童正正(化名)的启蒙环境也许可以作为这种"西风压倒东风"现象的一个缩影。
11月24日早晨,正正被妈妈郑蓉叫醒起床。她把一个mp3打开,放在他床头。mp3里有郑女士转存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夏洛的网》等西方儿童故事,正正很快就听入了迷,一直到上幼儿园的路上,他都在听。
把正正交给老师后,郑蓉顺便翻了翻立在大班教室门口的童书架。一共15本图画书,全部是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爱尔兰等外国的翻译版。窗台上家长们设立的"图书交换区"情况稍好点,但大部分也是外国图画本。
下午,妈妈带正正去上英语课。两个半小时后回到家,正正踮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贝贝熊故事书(美国系列图画书),要妈妈讲睡前故事。这个书架的三层以及书桌上的书都属于正正,五颜六色的书中,有故事类的,也有科普类的,但除了最底层的一小块地方立着《西游记》、《中国民间故事》、《睡前十分钟》等几本国产图画书,其他全是进口版。
为什么"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爸妈们为什么更爱给孩子准备"西式文化餐"?"中国味道"哪里不对劲儿了?
郑蓉说起一件事:"在正正两岁多时,我给他买了个故事机,故事机里有一些中国神话。在讲'女娲造人'时,我竟然听到'女娲手捏出来的泥人就是高贵的人,随意用树枝甩溅的泥点变成的人,就是低贱的人'这样的封建思想糟粕。从那以后,对国产的儿童文化产品我就特别谨慎。"
除了担心传统文化"过时",给孩子不好的引导,一些父母还认为,传统文化里的文言文、诗文等晦涩难懂,连大人都望而生畏,何况孩子?作为一名母亲,记者不止一次听周围的爸妈们吐槽《弟子规》、《论语》、《三字经》以及成语故事等传统文化读物在白话文翻译、趣味性方面的"硬伤"。
而即使不加传统文化这味料,有些国产原创的儿童文化产品也存在粗制滥造、跟风模仿等问题。
"比如图画书这块,一个好的图画书应该讲好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要暖心的,让孩子一下子就爱上了。"家住南昌市、是两个孩子母亲的王平平近3年一直在做图画故事书阅读推广工作。她认为,整体而言,国产的图画书偏重于从大人的立场出发,说教味道较浓,比较侧重于让孩子听话、顺从,或者学知识;而外国的图画书则强调从孩子立场出发,更注重趣味性和创造性。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受孩子欢迎。
重庆一家出版社的童书策划人杨晓冬介绍,国外的图书从产品的阅读体系来说,内容出版商便有意识从年龄上做出划分,比如0~2岁布书、玩具书,3~5岁绘本,6~8岁儿童语言,8~10岁校园小说,11~13岁奇幻、探险,包括性别都会有具体的关键词,方便父母挑选合适的书。而国内的出版圈追求畅销书而缺乏长期产品线划分。
此外,在表现形式上,国外图画书的绘图及涂色更精致,富于艺术感;综合采用立体、折叠、布艺等形式,更富趣味,易为孩子们接受。
杨晓冬认为,家长青睐外国图画书的现象折射出国内童书出版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现阶段,国内专门为儿童设计书籍的专业人才和单位明显不足,而且版税很低,很难吸引人才在童书方面发展。纵观国内整个童书出版业,由于行业的风气比较浮躁,只追求快速生产,出版单位大多难以静下心来去出版一些精细、高品质的儿童图书。
有多少"孙猴子"可以复制
尽管有种种不足,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大部分业内人士对做好儿童文化的"中式大餐"持乐观态度。尤其在图画书领域,多位出版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原创图画书时代已经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味道'的亲和力应该是我们的最大优势。"熊女士认为,很多父母不是排斥"国产",只要是经过精心制作,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国产",因为更容易在文化情感上产生共鸣。眼下,这类"国产精品"越来越多,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再版已经接近300次;《青铜葵花》再版150多次,并设立了"青铜葵花奖";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出版9年,共19册,发行量突破3000万册。还有熊亮的《小石狮》、《京剧猫》,在国际上得奖的朱成梁的《团圆》、郁蓉的《云朵一样的八哥》、黑眯的《辫子》等。这些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年轻爸爸张勇在儿子两岁多时给他买了一套《最爱中华老童谣》。出生于湖北农村的他在给孩子读童谣时,经常穿插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儿子不仅超喜欢这些童谣,把几十首童谣全部背下来了,而且对我的家乡产生了浓厚兴趣。只要有空我就带他回老家,带他看看白墙黑瓦的老房子、雕花木床、摇摇车等,体验乡村生活。有种文化寻根、传承的感觉。"现在,儿子已经6岁,每晚张先生都带他读几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另一位北京妈妈白阳则向记者推荐一本童谣图画书--《一园青菜成了精》。画风是中国的水墨画,辣椒队里有"辣霸",莲藕军中有"藕霸",白萝卜大王的娘娘红萝卜竟然还是坐在轿子上的……"这些菜咱每天早晨都能在菜市场见到,孩子一点都不陌生。光从这点说,外国图画书还真比不上咱自己的东西。比如有次孩子问我'苹果派''菠萝派'长啥样儿,我描述了半天,最后还是带她去洋快餐店专点了一个'派',才打消了她的追问。"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也是"精品是硬道理"的有力印证。据报道,该影片制作历时8年,被誉为"良心之作"。
现实中有多少"孙猴子"可以复制?也许创作者们该听听这个故事:绘本画家几米和一家英国老牌儿童出版社合作一部绘本时,从创意到形象,从构图到色彩,从开本到装帧,英国图画编辑不远千里找到几米几次,反复商讨,不断修改。该绘本历时3年才完成。
我国知名原创图画书作家熊亮认为,绘本作家需要慢慢沉淀,沉下心来创作。要关注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然后用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方式去表达。
中国未成年人有3.67亿人,包括童书文学出版和动画在内的儿童文化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随着国家放开"二孩 "政策,这个市场或将迎来另一轮增长空间。(记者 陈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