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波:欢迎您来“cool”西宁-九游会网址

您的位置:九游会网址 党建引领 学习园地 内容详情
王予波:欢迎您来“cool”西宁
浏览:6814 时间:2015-03-17 来源:本站整理

全国"两会"期间,西宁晚报与人民网再一次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2015年全国"两会"盛况。西宁晚报与人民网多年来的省内独家合作,集中展示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特色和力量,也为读者和网民增加更新颖更全面的阅读体验。

此次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予波接受了人民网青海频道记者的专访,向广大网友介绍了西宁近年来发展的情况,分享了"cool"西宁的独特魅力,使广大网友对"cool"西宁这座高原古城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印象。

记者:西宁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予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有差距、有难度,更有机遇、有信心,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按照省委确定的战略目标和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上做贡献,改革上走在前,稳定上做支撑"的工作要求,西宁奋力打造经济、生态、民生"三个升级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着力加快发展。按照"西宁要在经济发展上做更大贡献"的要求,我们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打造西宁经济"升级版"。201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总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生产总值、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对全省辐射和带动服务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着力增强城市支撑力。按照"西宁要在城市建设上做出示范"的要求,积极谋划、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城乡面貌有新提升。完成一批重大及重要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建国以来西宁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市政工程西宁火车站改造历时5年建成运行,标志着我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向外界展示了城市新面貌,进一步拉近了与全国其他城市的距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为近年来最大,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批具有带动性的大项目顺利实施,北山美丽园绿化建设任务提前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57.5%,实现高速增长。三是着力激发社会活力。按照"西宁要在改革开放上做出新探索"的要求,结合西宁实际,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29项,项目审批时限、市级审批事项大幅缩小。向社会公布了权力清单,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工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涉企收费清单。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建设,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棚户区改造取得新突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8%,提前完成51.3万农业人口转户工作。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30%,再创历史新高。四是着力注重改善民生。按照"西宁要在服务全省上做出新努力"的要求,坚持不懈解决民生问题,在服务全省、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新成绩。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出台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就业稳中向好。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启动实施了第三期教育布局调整。深入推进医改工作,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扶贫攻坚精准推进,持之不懈抓好物价稳控工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近年来最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年度黄标车淘汰任务,煤改气工作在全国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城市中处于领先。

全面建成小康是我们的目标追求,我们将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要求,在推进"三区"建设进程中,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目标,着力推进宜居、宜业、宜人、宜游的美丽和谐小康西宁建设。

记者: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新提出了"创客"一词,请问您是怎么理解的?

王予波:今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新词多、新意多。如有权不可任性、书香社会、中国制造2025、创客等等。单就创客而言,我认为关键就是要鼓励"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核心还是一个"业"字。"业"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就是"三业统筹",即产业、企业、就业。一个城市要发展,首先要布局好、发展好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产业发展好才能带动经济的增长;其次,产业要发展,必须培育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促进大、中、小、微企业产生、发展、成长和壮大;有了产业和企业,就业就有了空间、有了机会、有了岗位。有了充分、有质量的就业,各族群众的收入才可以不断增加。可以说,三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缺一不可。政府工作就是要把"业"的工作做充分、做透彻、做到位,只要把"业"的问题做好了,我们的城市就会发展、经济就会增长,经济增长就是有质量的、有效益的,也是人民群众受益的、惠民生的。

"业"的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各方各面。对政府而言,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了环境才能激发"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活市场、促发展。活力从哪里来?还是要靠改革。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营改增"等方面大刀阔斧、全面推进,极大激发了社会创新、创业的动力。2014年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增长了76%,呈现 "井喷式"增长。企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更大的用工需求,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去年一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7万人,占全省总数的51.71%;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73万人,占全省总数的85%;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了2.98%,创造了近年来最好水平。充分的就业带来了收入的增长,收入的增长坚定了从业者创新创业的信心,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所以要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做好"业"的问题至关重要。我们要围绕挖掘市场潜力、激发社会活力,继续把改革的文章做足做透,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充分释放改革的红利。不与市场争利,要切实把市场的权利交还给市场,积极引导"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努力为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创业就业提供无障碍服务,为所有想干事、想创业的"创客"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努力让每一位城乡群众创业有劲、就业有岗、致富有路,从而全面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城市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大家说,清凉西宁是"cool city",更是一座酷酷的城市。作为市长,您认为如何让西宁这座高原古城"酷起来"呢?

王予波:我们一直讲"夏都西宁"。清凉西宁是对夏都西宁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先生曾经对这个概念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认为,清凉西宁实际上是"cool city",也就是酷酷的西宁,这个酷实际上有三重意义,第一重就是自然概念,比较凉爽;第二重是一种社会风气,比较务实、朴实、实在;第三重是时尚,实际上是时尚、现代、前卫的一种概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宁夏季气候十分凉爽,平均气温18℃,人体感觉特别舒适,室内不需要空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消夏避暑胜地。近年来,我们宣传"清凉西宁,清静清心"这个名片,众多国内外朋友已经领略了西宁作为凉爽城市的独特魅力。"酷"讲的是清凉有利于发展旅游和特色经济。借用到城市发展,也有很多内涵。

要让西宁"酷起来",先要让人民富起来、城市强起来。富是物质基础,是先决条件。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更加注重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的双提升,谋划好重大项目、重大建设拉动投资,谋划好转型升级拉动消费,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民生上更进一步,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增收等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让老百姓从改革发展中受益,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

要让西宁"酷起来",还要让城乡美起来。西宁作为省会城市,如果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受到损害,人民群众不答应、不满意,省委省政府也不允许。我们必须要切实肩负起特殊的历史责任,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一定要把环境打造好,下决心矢志不渝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让这里生活的人抬头看到蓝天白云,呼吸到新鲜空气,望得见满目青山。

要让西宁"酷起来",更要让城乡文起来。文化滋养城市。西宁是一座高原古城,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们要致力建设人文西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先进区创建,培养和提升城市的精气神,使城乡充满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让每个人生活得充实、自信、自豪。提倡全民阅读。要以精细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升城市人文内涵和品位。最大限度丰富品位与特色的关系,继续深入打造文化品牌,完善西宁文化品牌体系,丰富西宁多元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性开发。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对城市建筑形态、风格、色调的总体设计和精细设计,将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现代风格有机融入城市建设当中,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市个性与特色,切实增强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沉积。

网站地图